股市现怪象:机构账面盈利却难变现,科技股高价无人接盘

淘配网:股市里出现奇怪现象:机构们账面上赚得欢,却陷入“纸上富贵”的尴尬境地。最近股市里出现个有趣现象。不少机构重仓的科技股涨幅惊人,收益率普遍超过100%,可这些机构却愁眉苦脸。

淘配网

<淘配网>股市现怪象:机构账面盈利却难变现,科技股高价无人接盘

股市里出现奇怪现象:机构们账面上赚得欢,却陷入“纸上富贵”的尴尬境地。

最近股市里出现个有趣现象。不少机构重仓的科技股涨幅惊人,收益率普遍超过100%机构持仓多的股票好吗,可这些机构却愁眉苦脸。

怎么回事?原来是赚的钱取不出来!就像你银行卡里明明有七位数,却被告知只能看不能花。

机构抱团股现在陷入一个怪圈:散户们被高股价吓跑了,不敢进场接盘。机构之间又不好意思互相“残杀”,结果谁都出不来。

反倒是那些嗅觉灵敏的散户和游资,在市场上快进快出,赚得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。

现在的股市就像一场热闹的派对,主办方(机构)准备了好酒好菜(优质股票),却发现客人(散户)来得越来越少。

机构重仓的某些科技股,股价已经涨到天上去了。比如某知名半导体公司,两年时间股价翻了五倍,机构持仓占比超过80%。

问题来了,这么高的股价,普通散户望而却步。就像商场里一件标价十万的T恤,再好看也没几个人敢买。

机构们现在就像一群挤在门口的人,谁都想着让别人先出去,结果谁都出不去。

有意思的是,那些“轻装上阵”的散户反而在市场上玩得风生水起。他们专门寻找机构还没来得及布局的潜力股,快进快出,收益相当可观。

某位资深股民就在某新能源概念股上,三个月实现了200%的收益,成功套现离场。

我觉得,机构现在面临的困境,某种程度上是自作自受。为什么这么说?你看啊,他们把某些股票的估值推得那么高,高到连自己都害怕了。

这就好比把气球吹得太大,不仅别人不敢接,连自己都担心它会突然爆炸。

说到这个,有个数据很有意思。今年上半年,某明星科技股换手率不到0.5%,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几乎没人买卖!股价是上去了,可都是“纸面富贵”。

散户游资灵活套现_机构重仓科技股纸上富贵_机构持仓多的股票好吗

这场博弈中最聪明的,反而是那些被低估的散户。他们不跟机构硬碰硬,而是另辟蹊径。

比如最近大热的新能源赛道,游资和散户就比机构灵活得多。看到政策风向一变,立马调转船头,等机构反应过来,人家已经赚完钱去度假了。

我认识的一个90后股民,就在锂电池概念上精准布局,半年时间用50万本金滚到了150万,这才是真正的“落袋为安”。

更关键的是,这种局面不打破,整个市场都要受影响。机构资金被困在少数股票里,其他板块得不到资金滋润,就像花园里只有几朵花在开,其他花都蔫了。

数据显示,目前机构持仓前20的股票股市现怪象:机构账面盈利却难变现,科技股高价无人接盘,就占了总持仓规模的35%。这么集中的持仓,不出问题才怪。

对了,你们发现没有?最近不少机构开始悄悄调仓了。虽然大资金挪动起来像大象转身,但他们确实在想办法。

我预计接下来会出现两种变化:要么机构忍痛割肉,要么想办法制造话题吸引散户接盘。毕竟钱放在账面上不能变现,就跟守着金饭碗要饭一样。

说到制造话题,最近某些科技股的利好消息特别多,你们细品。

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:一些机构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小盘股了。为什么?因为这些股票流动性好,进出方便啊!

虽然收益可能没那么夸张,但至少能真金白银地赚到钱。这就像宁愿开个小店天天有现金进账,也不愿意守着个价值连城却卖不出去的古董。

现在的股市就像一场“击鼓传花”的游戏,只不过这次音乐停止时,手里拿着花的不一定是散户了。

机构们想要解套,光靠等是不行的。要么放下身段,要么另寻出路。

读者朋友们,你们觉得接下来机构会如何破局?是继续硬撑还是另谋出路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!

说不定,你的想法比那些基金经理的还管用呢!

股票配资属于高风险投资行为,可能导致本金亏损。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市场风险,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。本文链接:http://wwww.elkanu.com/html/taopeiwang/1126.html

二维码
浏览器扫一扫访问

联系管理员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箱:596123666@qq.com